央视新闻消息,当地时间8月1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其晚间例行视频讲话中表示,乌克兰已准备好为实现和平迅速采取行动,因此坚持应举行最高领导人层级的会晤。 泽连斯基在讲话中抛出的“领导人会晤”提议,表面看像是外交突破的曙光,实际上却裹挟着战场硝烟与大国博弈的暗流。 这场外交动作的背后,藏着乌克兰在战局胶着期的三重谋算,每一步都如履薄冰。
泽连斯基强调要“以最快速度推进和平”,甚至打破常规感谢特朗普支持领导人会谈,乍一看像是乌方主动示好。 但结合当天的背景——俄军刚刚对基辅发动了今年以来最猛烈的空袭,造成大量人员伤亡,其中包括重伤的儿童——这番表态更像是被猛烈炮火逼出来的止损策略。 乌军前线面临弹药短缺、防空系统疲于应对的困境,而特朗普设下了8月8日的停火“死线”。如果在此之前无法启动和谈,美国威胁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实施的“毁灭性关税”就可能因俄罗斯的拖延而落空。 此时泽连斯基高举“和谈”旗帜,实质是想用外交压力绑定西方的制裁,逼俄罗斯坐到谈判桌前。
泽连斯基的和平攻势暗藏锋芒,是一手橄榄枝,一手制裁刀。 明面上,他呼吁领导人会谈,强调“只有普京能结束战争”,把难题抛给了克里姆林宫;暗地里,他却在推动“政权更迭”的主张。 他在赫尔辛基会议上直言不讳地说“西方必须改变俄罗斯政权”,否则战后俄罗斯仍会威胁邻国。 更狠的是,他要求西方“没收而非冻结俄罗斯资产”,将3000亿欧元的海外资金直接转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。 这种一边邀请普京和谈、一边又呼吁颠覆其政权的矛盾策略,暴露了基辅的核心目标:借外交谈判的机会,巩固和强化西方反俄阵营。 如果俄罗斯拒绝和谈,乌克兰就可以坐实俄罗斯“好战”的形象;如果俄罗斯同意谈判,乌克兰则能用没收资产等苛刻条件倒逼俄罗斯做出让步。
泽连斯基罕见地公开感谢特朗普,这绝非偶然。 美方此前放出风声,要求“8月8日前达成停火”,否则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严厉制裁——这把大刀就悬在印度等俄罗斯大客户头顶。 特朗普政府显然在玩“高压促和”的把戏:用关税大棒替乌克兰争取筹码,同时试探普京的底线。泽连斯基则顺势将美国和乌克兰捆绑在一起,宣称:“美国提议领导人会谈,乌克兰支持,现在等俄罗斯点头”。 这一话术巧妙地把谈判僵局的责任全推给了俄罗斯,既迎合了特朗普“速战速决”的要求,又避免了乌克兰自己背上“拒绝和平”的批评。
面对乌克兰的攻势,俄罗斯的回应看似开放,实则筑起了高墙。 普京重复着“必须在可接受的基础上实现和平”的老调,暗示领土让步仍是不可触碰的底线;克里姆林宫放出风声称“八月举行峰会的可能性很低”,用技术性拖延来消耗乌克兰的外交能量;更釜底抽薪的是配资炒股导航,俄罗斯方面持续质疑泽连斯基总统职位的合法性,俄媒不断炒作他的任期“在2024年5月就已结束”,暗示未来即使达成协议,也可能被俄罗斯议会推翻。 这套组合拳直击乌克兰软肋:既回避了实质性的让步,又削弱了对手的代表权。更为关键的是,俄罗斯军队正利用外交谈判的空窗期加速进攻,试图在战场上确立更多实际控制线,反过来逼迫谈判桌上的对手。
即便领导人峰会真的召开,面前也横亘着几乎不可逾越的三座大山。 第一是领土死结:乌克兰坚持恢复1991年的边界,而俄罗斯实际控制着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,双方底线毫无重叠空间。 第二是制裁杠杆难题:西方要求俄罗斯撤军才解除制裁,俄罗斯则要求先放松制裁再谈判,陷入了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”的死循环。 第三是信任彻底崩塌:俄罗斯视乌克兰为“西方代理人”,乌克兰则称俄罗斯“只懂得战争语言”,双方甚至连在哪里谈判都互不信任。 泽连斯基的急切求和姿态背后,是乌克兰在战争疲劳与西方支持摇摆不定中的孤注一掷。
当特朗普的关税倒计时碰上普京的领土执念,这场所谓的“领导人峰会”更像一场危险的走钢丝表演——任何一方失足坠落,都可能付出国土沦丧或政权垮台的惨重代价。 而最残酷的现实在于:交战双方都需要摆出和谈的姿态来安抚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,却又都害怕承担实质性妥协所带来的巨大政治风险。 此刻基辅街头尚未散去的硝烟,与莫斯科“核潜艇下水”庆典的礼炮声形成刺耳的交响,警示着世界:再华丽的外交舞步也终究掩盖不住战场上的隆隆战鼓。 和平的真正降临,或许只能等到有人先放下那指着对方头颅的枪。 大家怎么看? [得意][得意][得意] 欢迎评论区留言。 [来看我][来看我][来看我] 不迷路。我是史韵烽火台。下篇更精彩。
人人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